close

因應時代潮流的改變,及以服務至上的產業觀光概念之興起,為存在已久以製造為主的工廠體系之中,帶入新觀念與發展方向。所謂『產業觀光』指的是獨自發展的產業活動,原來並非觀光業,但將其視為觀光資源加以開發、經營,透過DIY參與製作或對生產過程、流程的認識等活動,豐富觀光客的旅行體驗。

而此一發展趨勢,在英、美、荷、法、日等地的民生消費相關工廠已行之有年,瓷器、水晶、玻璃、食品、製酒、汽車等工廠,早在二十世紀即已擴展其製造兼觀光的服務,進行產業轉型,結合旅遊業朝國際觀光之列發展,成為今日觀光工廠先驅。

由此可發現,產業觀光已成為二十一世紀的新興休閒產業,故引導製造業走向觀光化,可說是如今知識經濟時代的趨勢。藉此,經濟部欲協助國內具獨特性、 產業歷史文化豐厚,並有轉型意願之工廠,透過整體再發展的設計規劃,展現新風貌,使工廠之經濟效益能轉化為地方觀收入的邊際效益,並滿足多元化觀光旅遊市場需求。

據估計,近年來英國大約有1,000家工廠開放給遊客參觀,美國則約有400多家觀光工廠。其中以食品、糖果、啤酒及玻璃等民生相關的製造工廠,最受消費者青睞,形成『觀光景點(Tourist Attraction)』,獲得市場商機,以及公眾較高評價。工廠觀光化的目的是要讓工廠經營得更好,讓服務業來刺激製造業的中樞神經,建立更優質的品牌、形象與知名度,透過不同的手段去執行。因此,除了本業品質的鞏固之外,在執行預算之內,導入外部專家團隊的跨領域合作,更是不可或缺的要務。

過去台灣以製造業締造經濟奇蹟,如今在多方競爭的生存壓力之下,產業歷經技術性升級的結構性轉變,在產業流失或外移的情況下,留存於台灣本土的,更需轉型以求更好的發展。

此外根據觀光局資料顯示,八十九年我國觀光外匯收入是三十七點四億美元,約占我國國民生產毛額一點二個百分比,自一九九三年以來,觀光外匯收入僅占我國國民生產毛額比例一直維持在一點一百分比上下,顯示我國觀光業仍有相當大的發展空間。產業觀光在台灣起步較晚,比例仍不如歐美與日本,加上對中國的開放觀光政策,相當具有發展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von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