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一條河〉楊力州∣104min ∣紀錄片

影展(全球影城場)當日的最後一部影片,因為太熱門,票已被索完,還在場外排隊等待「後補」,坐上了最前排的位置。不久前聽了導演演講,也看了好幾回預告,終於得以一睹為快!

甲仙,一個遭到八八風災摧殘的小鎮。一群小孩,透過拔河,用自己的力量,讓人們看見小鎮。記得導演說,他看見小朋友因為贏得了高雄地區的比賽,而在報上有一小則報導,他們開心地將它影印放大、放大、放大,那是他們鎮上好久沒有的「好消息」。全國的比賽亞軍,小朋友臉上看不見欣喜,他們想要藉由冠軍榮耀自己的故鄉……回到甲仙橋頭,大人「密謀」的英雄式歡迎,才讓孩子流下眼淚。他們確實藉由拔河,拉起了全鎮人的心!

繼而,帶出了新移民的問題。偏鄉地區每10個孩子就有3個媽媽是新移民,但這群被忽略的媽媽,是風災後沒有能力離開也不願離開甲仙的人,這裡,已是她們的家。她們仍不懈地用自己的雙手,將被風災移去的農作物一棵棵再種回去。小鎮,就在這樣的狀況下,慢慢開始了復甦之路。看到那些為了生活打拼的新移民媽媽,想起了許久之前看時報出版的《逃-我們的寶島,他們的牢》以及還未仔細翻閱的《離-我們的買賣,她們的一生》,難怪導演會如此激動,對於新住民的議題,許多人不願提,商業模式也傾向不碰觸。原住民有原委會,客家人有客委會,這群人數直逼客家人的新住民們,卻只隸屬於移民局下的某一個小科室,對於他們的聲音,很少人聽到或願意傾聽,想想自己對於這些新住民或移工們,也有些偏頗的刻版印象,那些不了解帶來的衝突,令我想到另一個大家不願提的228事件,是否我們處理這樣的議題,總是習慣用逃避,而總無法站在平等的立場建立對話?在這個曾經頹喪消沈的小鎮,最大的站起來的力量,卻是由看似最不具影響力的小孩以及這些新住民媽媽們帶起來。面對的勇氣,他們如實地呈現在眼前,這是真實的人生,也是持續上演著的故事。

映後座談中,幾位大陸的導演和製片談起兩岸紀錄片的拍攝差別和他們對此片的感受,除了感動,影片整體給人的正面力量與振奮的感受,是許多紀錄片中少有的拍攝方式。我忽然理解導演在紀工聚會的演講「真正的美好,不是只有一種長相」的意義,以及「議題永遠不會是種限制,紀錄片不會只有一種面向」這話的涵義。每一件事情,它的背後都有正反兩面的力量,災後除了悲傷消極的一面,也有它積極的意義存在。如同導演在談《被遺忘的時光》和《青春啦啦隊》這兩個年老的不同面向,對於這個小鎮,悲傷難過之外,它所擁有的始終純樸的人情味,和族群融和、和諧的生活型態,亦是許多地方所沒有的。席間與談人李靖惠導演談到楊力州導演對於紀錄片在商業模式的運用,也讓我更清楚理解,導演坐在統聯車上所想的,他想讓更多人觀看紀錄片、願意看紀錄片,讓紀錄片透過更多人的觀看產生改變的力量這件事。在這個面向上,楊力州導演確實讓我看到不同於印象中的紀錄片。

此外在看影片的過程中,我也不停地憶起導演說:紀錄片就是要讓那些被「假裝沒看見」的事情「被看見」。那些我們忽略的、不願正視的,正是由紀錄片或者電影或者任何的創作來提醒我們,當你被這當中的刺點擊中,這刺點,就在提醒你,需要反思或反省,你看到的這一切要告訴你什麼。

 

延伸閱讀:

離/我們的買賣,她們的一生

逃/我們的寶島,他們的牢 

當命運繫在繩上,我們不輕言放手 ─《拔一條河》楊力州專訪

TEDxTaipei ∣ 他,用不一樣的方式愛台灣 (楊力州)

2013紀工聚會 楊力州【真正的美好,不是只有一種長相

TED ∣ Kiran Bir Sethi  教孩子如何發揮影響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von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