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玩.美學創意論壇】的最後一場演講。
蕭青陽從他目前正在著手的設計工作開始講起,言談中可以明顯的發現,他是很認真在過生活、體驗生活。
真真正正從生活與自體經驗出發,將這些所得落實在設計創作之中。
曾有人說過:你必得先感動自己,才能感動別人。
蕭青陽透過他對生活中細微的、或影響他甚鉅的大小經驗中節選創意,用感動自己的創意,來感動其他人。
在談到陳建年的《大地》這張專輯的封面時,特別提到自己童年的故事,最後畫面凝結在電話簿上的一張攝影圖片---一個撐著洋傘正行走著的女性。
這影像不知怎地在他的腦海裡清晰著、凝結著。直到某天,他將蘭嶼唯一的一條公路"凝結"在陳建年的《大地》這張唱片封套中,陳建年,也被凝結在公路的一隅。
(圖片來源:蕭青陽工作室)
與此同時,唱片封套,也記錄了設計者當時的想法。
最後不免提到的,是去年葛萊美領獎在美國與"蕾絲"的邂逅。也是他與李欣芸合作的《故事島Story Island》。
(圖片來源:http://taipeiwalker.pixnet.net/blog/post/26036133)
從領獎那時住進的一間百年老屋的蕾絲,到旅行中偶遇的"蕾絲花",以及生活中所見的被蟲子啃過的葉子、所見所聞,連結成一系列的作品。
這歷經許多質疑和製作、成本的掙扎,靠著「毅力」完成的作品,令人不由得想要收藏起來。
據說之後會再加入一些最近發生的實事(災難),以設計作品做為一種記錄,要讓這件作品更完整。
想看/聽更多有關故事島的圖片/音樂,點這裡
此外,在演講中蕭青陽也談到當他走進唱片行,看見自己以前做的作品的感受。
在這個領域待了幾十年,難免會有倦怠感,但蕭青陽不停地在尋找不同的刺激,期望從不同的嚐試中碰撞出新的火花。
他每年給自己一個功課,讓自己在其中發現、成長。
一位設計師在不同的年紀總會遇上不同的問題、不同的煩惱,就算是在唱片界已富盛名的蕭青陽,也同樣會遇到我們所面臨的問題,這或許就是所謂的歷綀吧。
就像他所包裝的音樂一樣,蕭青陽用他所感動的畫面感動著大家。
也用他的經驗告訴我們,不要小看那些細微的感動,或者那些無端停留在心底的深刻感受,包括自然的萬物、生活的感動,都是設計的養份。
角頭音樂-------------廖士賢→here
延伸閱讀:http://taipeiwalker.pixnet.net/blog/post/26036133 故事島Story Island
http://floatingarts.ning.com/profiles/blogs/tai-wan-she-ji-shi-xiao-qing-5 故事島
http://www.keran.com.tw/2009/01/12/design-news06/ 蕭青陽
蕭青陽工作室:http://www.shout.com.tw/index.php
蕭青陽部落格:http://blog.yam.com/shoutstu